2023年4月15日,《吉林党校报》二版刊发了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姜元生发表的文章《在坚守初心中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文如下
↓↓↓
在坚守初心中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为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作为党校人,我们深感振奋,倍受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立足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实际,努力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对标高位找定位,努力打造“一流红色学府”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党校初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深刻阐述,深刻理解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作用,深刻理解党校工作必须“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等要求。结合修订我校“十四五规划”,在深学细悟中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要求新论断,找标杆学标杆,对标全国先进党校,查找差距,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决心,统筹谋划,找准定位,确立打造“一流红色学府”目标和配套措施。
二、在守正创新中守初心,服务大局开新局,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要着眼于践行党校初心,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党校不是普通的单位,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必须紧扣党之所需,找准我们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我们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
要着眼于打造一流的教育培训主阵地,努力在“为党育才”上取得更大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我们务必铭记党校初心,强化“课比天大”理念,全力做好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在理论教育上注重深化。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推动专题教学、集中轮训、基层送课、微课项目、名家解读“五轮驱动”,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上下功夫。注重借助外脑外力,邀请国内名家和省内外名师,开展系列解读辅导。注重合作融合联动,深化“党校+融媒”项目协作,与长春电视台等联合打造刊播“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党课第一季20讲,继续推出微党课第二季,实施全媒体矩阵化刊播和“云课堂”宣讲。注重深化“基层宣讲”品牌效应,深入挖掘和宣讲总书记思想在长春落地生根的故事。
在党性教育上注重鲜活。
构建“一站式”党性教育沉浸式课堂。坚持“三个一批”,着重加强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研发,即一批专题课、一批微党课、一批教学项目,着重围绕“三地三摇篮”“一汽精神”“长影精神”等,推出一批“专题教学+现场教学”项目。坚持“四个创新”,着重增强培训实效,在创新教材编写和培训计划安排同时,创新培训载体,完善“一展三馆两剧一课一套餐”教育模式;创新多元平台,夯实6个党性教育基地,新增6个实践教学基地,形成“6+6”双轮驱动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体系,形成“教学项目引领、党校基地联动”格局。
在专业化能力培训上注重务实。
着眼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发展需要,围绕重大火灾、极端天气、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新闻发布等应急演练教学;结合长春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平急结合”、幸福小区创建,开展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教学,着力增强学员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要着眼于打造一流的思想理论高地,努力在“为党献策”上取得更大的成效。这是坚守初心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着力点。要切实做好理论研究。力求“为党献策”多出成果。聚焦中心大局,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市委关于“一主六双” 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六城联动”“十大工程”“四个服务”等重大决策部署,精准选题,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学员“富矿”,完善调研机制,以合力求实效,以机制求长效;开展对接走访市委市政府重点部门“大调研”,摸准发展大局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提升“为党献策”精准性有效性。发挥《智库专报》《领导参阅》作用,努力打造咨政平台品牌。
要着眼于打造一流的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努力在引领社会思潮上取得更大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要求我们当好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旗帜鲜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堂、科研、咨政、论坛、学报及党校新媒体平台,都要在加强内涵建设上多下功夫,在落实总书记要求上多下功夫,注意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校要注重以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学术阐释和对策研究成果,以及有效的传播,助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强化项目带动,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高标准、时代化、主题化、系列化,强化环境育人,营造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要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要求,落实到意识形态工作中,增强斗争的决心,提升斗争的本领,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歪理邪说。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工作全过程,追求工作“高线”,守住责任制“底线”,防止出现问题。
三、在强化作风机制建设中增动力,严字当头抓落实,把“从严治校、质量立校”贯穿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这既是对我们党领导党校事业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党校办学治校规律的深刻揭示。从严治校是手段,质量立校是目标。着眼于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作用,长春市委党校强化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作风机制建设年”活动、建立项目调度等“14+N”制度机制体系,推行“五化工作法”,弘扬“严新细实”作风和“10字”校风风尚,转作风建机制保落实;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分类实施“领航计划”“引航计划”“续航计划”,深入推进名师培养、精准培训、精品课打造“三个工程”,加快教师梯队建设;深入探索“两个不同于”管理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执行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最终是为了提升党校的办学质量,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始终不忘初心,更好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