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科研基础,提升科研水平,11月14日,哲学教研部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实际,与科研管理处联合策划、主办了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交流会。校(院)专业技术人员50多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围绕活动主题,这次学术活动主要分三个大的环节,一是专题学术讲座,二是观点分享交流,三是专家学者点评。
在专题学术讲座环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芦恒教授以《多难兴邦——“社会韧性”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了一场有学理、有哲理、有道理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围绕“社会韧性”这一基本概念,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背景——风险社会、学理层面的“韧性”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韧性元素与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参与活动的各位教师提供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提供了新的问题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在观点分享交流环节,哲学教研部教师杨晶、闫泓多、宋鸽、图书馆负责人于建玮老师、经济学教研部教师魏维、管理学教研部教师李强、赵爽分别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正确理解和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分享了自己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角度各有不同,有学术的探讨,有观点的交流,有思想的碰撞,开阔了大家的视野。
在专家学者点评环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芦恒教授对七位教师分享的观点分别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技术等七对关系作了精彩点评。
本次学术活动立足马克思主义视野,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达到了充分交流、深入研讨的预期目的。